close
銀翼殺手 [Blade Runner] 1982 Ridley scott 永垂不朽的黑色科幻經典
我必須說如果要選十部關於未來的科幻片,絕對會有銀翼殺手[Blade Runner]1982 ,震撼的程度與 2001太空漫遊[Space Odessy] 1968 一樣來的強勁!(其中有很大部分是其哲學主題的思辯)在我已知的電影史中,最早討論人造意識的電影就是庫伯力克的 2001太空漫遊,電影裡面出現一台不遵循人類的電腦,嘗試用自己的判斷決定人類命運。這之後出現過星際大戰、外星人、異形等更經典的科幻電影,但大多是外顯的科幻想像,其中出現很多關於人工智慧的角色,但直到銀翼殺手,才開始討論人造意識的內化,如果生化人也有自我的情感呢?歡迎對銀翼殺手2049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回顧這個經典。
故事講述未來世界,早已不適合人類生存,政府鼓勵人民前往新殖民地定居,身為人造人公司的泰勒公司,製作及配送了殖民地專門使用的人造人,但是禁止人造人在地球出現,男主角就是銀翼殺手的一員,負責找出逃脫的人造人,並強制退休他們,但在追捕過程中,在這黑暗的世界裡,主角不甘願的找尋著線索,並開始質疑自身與人造人的存在.....
 
在網路上能找到對於銀翼殺手的討論非常的多,主要都是推崇其卓越的美術效果與哲學思論。我也來說說我看完銀翼殺手的感受。銀翼殺手探討的主題極度前衛,那可是三十五年前,我們從原著小說「機器人也能夢到電子羊嗎?」的書名就可以發現,原著小說甚至在更早的1968年就出版了(這一年剛好也是史丹利庫伯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上映的那一年),而本片的導演雷利 近年最有名的作品就是 神鬼戰士 [ Gladiator ] 2000 黑鷹計畫 [Black Hawk Down] 2001  美國黑幫 [American Gangster] 2007 普羅米修斯 [Prometheus] 2012 絕地救援 [ The Martian] 2015 ,雷利史考特最廣為人知的就是 異形[Alien] 1979 ,他的異形與銀翼殺手,構築了往後科幻電影很重要的基礎。除了科幻片外,雷利史考特的類型也很廣泛,中世紀史詩、戰爭、諜報、黑幫、還有各種劇情片,雖然多樣,但對於主角的性格倒是都蠻一致的,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,
銀翼殺手的風格就像是未來寓言的四零年代黑色電影,一步一步的找尋著線索,最引人入勝就是這座城市,根本重現了德國導演佛朗里茲五十年前的現代主義默片 大都會 [Motropolis] 1927  中的未來都市, 只是加入了洛杉磯與東京,街道總是擁擠又骯髒,各式各樣的了無氣息的穿梭著,導演刻意緩慢的鏡頭,突顯人群的冷漠。讓人為之一亮的是那些霓虹燈,那種邁阿密式的霓虹配色,讓這座城市更加墮落,看不到一絲光明,唯一能代表白天的場景,就是複製人總公司,外型如金字塔般的神殿,意識流的建築,說明了人想變成造物主而創造人的狂妄。當我看到男主角使用電腦時,裡面的介面是八零年代電腦才會出現的方格曲線,還有片尾的電子音樂,這是部超越時間的作品,更帶有濃厚的圖騰。展現了人們對於未來的前衛想像,也保存了創作者生活時代的特有符號。
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濃厚的日本味,電影裡面的未來洛杉磯,處處充滿著日本,飛船飛過大樓時,藝妓正對著鏡頭說著話,路上充斥著日本的店家,從這個地方我們甚至可以臆測,當時的日本正用強勢的經濟與文化影響全球,對於西方來說,吸引他們注意的不是中國,不是東南亞,是日本,那是個日本重新崛起的年代,美國的逐漸的衰退讓日本迎接戰後以來最顛峰的狀態。雷力史考特帶著麥克道格拉斯前往東京與高倉健一同拍攝了電影 黑雨 [Black Ran] 1989 講述美國警察與日本警察聯手打擊黑道的警匪片。那一年,日本經濟泡沫開始。
銀翼殺手中的建構的世界,與四年後泰瑞吉連的未來科幻片巴西 [ Brazil ] 1986 最為接近,爾後數十年更大大影響許多科幻電影和許多日本動畫片,像是大友洋克的阿基拉[Akira] 1988 、攻殼機動隊 1995 甚至到現在為止,關於人工智慧或是人造人的內化討論,都起源於銀翼殺手中。導演雷利上一部作品才以異形震驚全球,這次卻以一個沒人敢做的方式與風格完成這部科幻電影,當然票房不盡理想,但卻因為時間,而屢屢增加的影迷,於往後的三十年間,不斷的被人推崇。
我最初看的是1982年後的一次剪輯版,在十年前,導演又有剪輯過一個終極版,在終極板中,導演加強了前面幾版不夠明顯的設定,用男主角的夢境來指示他其實是人造人的事實。
電影最重要的一段,便是尾聲,人造人與主角戴克的追逐,身為銀翼殺手的主角,面對更強壯的人造人,只能攀爬著找尋活路,而複製人則像是在綻放最後一刻的生命,像失控的靈魂動著,原本要殺死主角的人造人,在最後一刻卻救了主角,主角非常驚訝,而手握著白鴿的人造人說:
『 I'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't believe. 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. I watched C-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nhauser gate.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... like tears in rain... Time to die.』
『我曾見識過你們難以置信的事物...戰艦群在獵戶座的上熊熊燃燒。我目睹了C射線在的黑暗中綻放閃耀。這些時刻終將全流逝在時間的洪流裡,就像在雨中的淚水。時間到了...死去了。』
 
這段對白與演出實在是太驚人了,我無法用文字表達,你必須好好品味才能感受,但我就像男主角一樣,呆坐在人造人旁邊,被他的話深深震懾住(抱歉我還甚至有點淚水),整部電影裡面,唯一釋放真實情感的是人造人,當人造人也明白自己即將死去時,他褪去了衣物,說完他對於身為人造人,卻感受了人類未曾體會到的奧祕。而結尾男主角在地上看到一個獨角獸的摺紙娃娃,他才想到他不時的在夢裡會夢到獨角獸奔跑的畫面,我們才意會到,原來主角也是人造人。直到電影結束後的片尾音樂,我才回過神來,太精采了。
我必須說,銀翼殺手這部電影的里程碑與其前衛的美術效果,絕對是科幻電影極為重要的作品,80年代的文化融合了未來世界的想像,已經無法再度重現。其美術設計展現對未來世界的想像,光是這一點,就掩蓋了本部小遺憾----「人」的刻劃。我倒不認為緩慢的步調是個致命的缺點,他倒給了我很多時間,去欣賞這個未來世界,無論如何,銀翼殺手再過五十年,也肯定經得起時間的考驗。話說回來主角哈里遜福特,他在1977年至1997年之間,真的演出好多美國經典,尤其是他80年代前後,光是星際大戰[Star wars] 與法櫃奇兵 [Indian Jones]兩部系列,就註定他將要與好萊塢輝煌的符號永遠並存,雖然哈里遜的演技從星際大戰到空軍一號也沒有改過。(剎那看,有點覺得他本片和雷恩葛斯林有一點像)
大學看的時候,老實說其實我按耐不住這緩慢的步調,但神奇的是那時我卻看的下去 賈克大地的「遊戲時間」,現在我發現,電影中所表現的未來,是個讓人絕望的世界,人們的表情透露出的是冷漠,導演緩慢的節奏,引領我們感受這個沒有生機的洛杉磯。對比的是強烈追求生命的複製人,人,絕望的活著,人造人,則是抱著希望的死去,電影關於這部份的討論是很超前的,透過人和人造人進行一場存在主義的激烈爭論!(或著是人造人與人造人的爭論)如果大家有機會,可以在FRIDAY影音或是某些網站,去觀看這部優異的作品。尤其修復過後的版本,更可以看出35年前所展現的視覺效果,如果你看過未修復的版本與修復過後,你會感嘆,科技始終與電影共存著,才能再次感受那細膩的影像,感謝數位修復,感謝電影之神。
 
 
arrow
arrow

    電影成癮症候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